2018年8月13日 星期一

氣喘照護新指標: 呼氣一氧化氮檢測(FeNO)

之前評估氣喘控制得好不好,往往必須依賴較主觀性的問券如氣喘控制測驗(arthma control test, ACT)
ACT氣喘控制測驗,滿分為27分,低於20分表示控制不好

或者是依賴家長記錄氣喘日誌裡定期使用氣流測量計(peak flow meter)的數值來做為氣喘藥物升階(step up)/降階(step down)的參考。

2018年8月7日 星期二

治療流感的最新藥物:打的克流感Rapiacta(瑞貝塔)

目前最常使用於治療流感的藥品是"克流感 (Tamiflu)",使用方式是早晚一顆連續使用五天。但總是會遇到無法口服或是消化不良的病人。另外口服克流感最常見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噁心、嘔吐、腹部疼痛以致於藥物無法達到療效。關於克流感詳請可見"「克流感」一定要吃完嗎?服用前你一定要知道的幾件事"

Rapiacta (商品名:瑞貝塔)(學名:Peramivir)是一種神經胺酶抑制劑(neuraminidase inhibitor)

不用花大錢!4大癌症免費篩檢省荷包

每年有超過10,000人死於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與口腔癌。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癌症或其癌前病變,經治療後可以降低死亡率外,還可以阻斷癌前病變進展為癌症。


2018年8月6日 星期一

40歲以上就能享「免費」的千元健檢!

衛福部國健署自100年起推動「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年滿40歲的民眾只須付掛號費,就能享有價值超過千元的健檢服務。內容涵蓋常見疾病篩檢項目,包含健康行為調查、身體檢查、抽血檢查、驗尿、健康諮詢等,可有效對國人常見6項健康問題(血壓、血糖、血脂、腎功能、肝功能及健康體重)進行評估。

「克流感」一定要吃完嗎?服用前你一定要知道的幾件事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流感(或是類流感症狀)跟一般感冒的差別

可以看到流感的特色是燒的更高、燒的更久,容易合併頭痛、肌肉痠痛的症狀。所以只要有這些類流感症狀,都可以考慮做流感快篩。
但是
目前國內的流感快篩在發燒後24小時檢測,準確度約可達到6~7成。也就是說有3~4成真正感染的檢查不出來,因此快篩只能作為參考,真正還是要看臨床上的症狀來投藥。

2018年8月2日 星期四

戒菸可以更簡單,介紹最新一代的口服戒菸藥物:戒必適(Champix)

為何要用戒菸藥物?
意志力在戒菸過程中是最重要的,但單靠意志力戒菸是很辛苦的,因為癮君子如果突然停止吸菸,體內長久存在的高濃度尼古丁瞬間消失,生理上一下難以適應,會在24小時之內出現精神不濟、注意力無法集中、眼淚直流、心悸或發抖…等等戒斷症狀。而這些戒斷症狀和負面感受可能持續2~4周。
新一代的戒煙藥物:戒必適

這時如果又抽根菸心情馬上又可以變好,相較來講沒抽菸彷彿像種懲罰,因此光靠意志力戒菸,成功率非常低。

我的孩子是妥瑞氏症嗎?是否要接受藥物治療?

<案例一>最近有個要上小學的孩子被媽媽帶來鄭醫師的診間,媽媽表示小朋友最近開始常常乾咳、清喉嚨,有時伴隨幾下腹部肌肉快速而短促的抽動。媽媽問小孩有沒有不舒服,可是小朋友都說沒事,媽媽感覺非常奇怪,想說孩子是不是過敏、還是肌肉有受傷?

鄭醫師仔細身體檢查完後,跟媽媽說她的肺部跟喉嚨完全正常,小孩最近這樣的表現應該是一種叫做「TICS」的症狀,將來有可能診斷為妥瑞氏症。媽媽一聽到妥瑞氏症,感到非常擔心。鄭醫師連忙說明、解釋妥瑞氏症,媽媽才放心許多。

2018年7月25日 星期三

為什麼要自費打流感四價疫苗,真的有比較好嘛?

我們先看一下今年初流感大流行的新聞稿
"病毒株預測錯誤!公費流感疫苗恐白打"
真的三價疫苗跟四價疫苗差這麼多嘛?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兩者的差別
公費流感疫苗(三價):包含2種A型(H3N2/H1N1)和1種B型
自費流感疫苗(四價)包含2種A型(H3N2/H1N1)和2種B型株。

2018年7月23日 星期一

107年度(2018-2019)流感疫苗 Q&A

每年10月都是流感疫苗開打的季節,尤其去年底到今年初流感大流行,所以這邊我們大聲疾呼,如果身體沒有異狀,請乖乖接種流感疫苗。

Q: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接種嘛?
A:目前建議每年都要接種1次。流感病毒具有高突變性且傳染力非常強。每年流行的病毒株都可能稍有不同,以致於之前施打疫苗的保護效果減低,即使病毒未發生變異,疫苗成分相同,接種4-6個月後保護效果即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超過半年。

你吃進去的益生菌是對的嘛? 談如何挑選益生菌?

隨著健康意識抬頭,益生菌產品成為國內外保健食品市場成長最快的品類之一。
益生菌除了改善腸胃之外,還有抗發炎、減緩過敏症狀的功能。然而市面上益生菌產品琳瑯滿目,如何選擇正確的益生菌就變得更重要了!


2018年7月10日 星期二

孩童長高的關鍵!是否要補充精胺酸呢?

孩子們的身高永遠是父母最關心的議題。門診時家長們最關心的就是如何把握孩子生長的黃金時期,甚至會問起有沒有任何長高的祕方?鄭醫師這邊就來簡單整理一些常見的問題
每個父母都不想要孩子輸在起跑點

何謂真正的身材矮小?

身高的高矮是一個相當主觀的問題,家長們永遠會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夠高。所以一個比較客觀常用的方式就是利用生長曲線圖。

2018年7月5日 星期四

一人抽菸,全家GG!談三手菸與兒童氣喘

抽菸、不只是影響抽菸的人,二手煙還會影響整個家庭。
我們可以這麼說:
只要家裡有人抽煙,您的孩子就比別人家更容易氣喘。

不只是氣喘,其他過敏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感染疾病如:中耳炎鼻竇炎的機率也會變高。

有的人會說那我就"出去陽台抽菸""在別的房間抽煙""抽菸時開窗戶、電扇通風",似乎是個兩全的方法,可是這樣有效嗎?

在這裡要引進一下"三手菸"的觀念。

2018年7月3日 星期二

暴露空氣汙染(PM2.5)會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國際知名期刊LANCET這個月(2018.7)收錄了一篇文章

The 2016 glob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diabetes mellitus attributable to PM2·5 air pollution
裡面中探討了空氣汙染(PM2.5)糖尿病的關係,根據文章裡面統計,2016年空氣汙染導致全球新增320萬起糖尿病例,占同年全球新病例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