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4日 星期五

功能醫學是什麼?

 前言

一定有很多人都遇到下列這樣的經驗,身體長期不舒服,睡眠品質不佳,說不出來哪裡怪怪的;去掛號看診吃了醫生開的藥物,似乎稍微緩解了一些,但是停藥之後症狀又再次復發。
然後只好去大醫院做了詳盡的自費檢查(抽血、驗尿、照X光、超音波、電腦斷層…),結果報告大致一切正常,最後仍然找不出原因,無法解決身體不舒服的問題。

現代人這種自覺容易感到疲勞、易累、易頭痛、容易感冒、伴隨易消化不良、易失眠這都代表著處於「亞健康」的情形,傳統醫學大都是等到真的發病了才能介入,而這種人體長期慢性發炎處於亞健康的就需要功能醫學來治療。


2021年9月14日 星期二

無聲的健康殺手- 同半胱胺酸

隨著飲食西化,心血管疾病近年來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然而常常在新聞報導上面看到無心血管病史、血壓正常、健檢報告正常的人突然猝死;究竟這個要怎麼解釋呢?這可能是「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過高惹的禍。


2021年8月31日 星期二

認識「類小兒麻痺症」的腸病毒D68型

腸病毒D68型屬新型腸病毒,一直到2014 年在世界多國,尤其是美國爆發大流行後,它才引起世人的重視;所以不論幼兒或成人多數沒有保護力。感染的人通常不像一般腸病毒會出現水泡,所以容易被忽略,但重症恐四肢麻痺(類似小兒麻痺症)。



幼兒的殺手:「腸病毒71型」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統稱,其中包括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68至71型等,共約有67型,隨著分子生物科技的進步,至今被發現的種類仍在持續增加之中。而其中最令人擔心且最易導致嚴重併發症的,就是腸病毒71型。依流行病學統計,每隔3至4年腸病毒71型總會出現大流行。

新冠肺炎的藥物治療

專案進口單株抗體為Casirivimab + imdevimabBamlanivimab + etesevimab兩種組合。適用對象為具以下任一風險因子,未使用氧氣且於發病七天內之成人病患:

  1. 年齡 ≧ 65歲
  2. 年齡 ≧ 55歲 且有下列任一情形: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含高血壓)、慢性肺疾、BMI ≧ 30,或其他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
  3. 懷孕
隨機臨床對照試驗顯示,在發病早期給予具風險因子成人病患單株抗體,可降低約七成死亡率。但體外試驗顯示單株抗體可能無法有效中和部分病毒變異株

2021年8月14日 星期六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症狀評估:mMRC及CAT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又稱肺阻塞)的追蹤評估包含

(1)肺功能檢查;Spirometry (FEV1 and FVC);至少每年一次
肺功能測試得到的FEV1數值來區分出GOLD1-4 (mild, moderate, severe, very severe共四種嚴重等級)。


2020年7月2日 星期四

腸病毒不怕酒精 鄭醫師提醒大家要濕洗手

  • 腸病毒流行季主要在4月到10月,隨著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管制逐漸解封,最近逐漸有小朋友被感染。

  • 武肺期間可以使用酒精消滅冠狀病毒,但是「腸胃炎病毒、腺病毒、腸病毒、鼻病毒」,這些都是無套膜病毒,也就是75%酒精洗手液無法有效消毒的病毒!建議要濕洗手才能預防。

2020年6月1日 星期一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分享》

《本文為個案分享,經病人同意後PO出》
  • 18歲的B少年,就診時皮膚過敏已數年,在身體多個地方(脖子、膝窩、手肘窩)常常癢到抓破皮、流血。之前在其他皮膚科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並且給予高強度的類固醇藥膏合併止癢的抗組織胺藥物控制,仍不盡理想,皮膚甚至有些化膿的感染跡象。

《經絡穴位注射實例分享》《偏頭痛不再需要吃藥》

《本文為個案分享,經病人同意後PO出》
  • 40歲的A小姐,半年前開始有頭痛症狀,醫院診斷她是偏頭痛,然而服用止痛藥效果一直不好,一天吃到八種藥物包括止痛藥、肌肉鬆弛劑甚至用到鎮靜藥物,偏頭痛仍然常常發作,嚴重影響她的日常生活。
  • 經過鄭醫師問診後發現,她在壓力大或是生理期的時候,偏頭痛更容易發作,屬於「內傷型頭痛」,跟身體五臟六腑長期運作失調有關,所以使用了正規藥物進行經絡穴位注射來調整體質。
經絡穴位注射

經絡穴位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