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水痘傳染力強 追加二劑可降低感染!

秋冬是水痘好發季節,近來已經開始有水痘群聚感染事件傳出。台灣2004年開始提供1歲兒童接種公費水痘疫苗,只打一劑水痘疫苗雖有82%的保護力,但仍有部分漏網之魚還會受到感染。

國外研究發現,追加第二劑自費水痘疫苗,可讓99%孩童受到保護,站在防疫角度,若小朋友有需要,家長可與醫師討論是否接種第二劑水痘疫苗。

2018年12月10日 星期一

過動兒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一定要藥物治療嘛?

討論ADHD的治療前,我們首先要澄清一下幾個迷思:

  • 迷思1:過動兒是一些大人在為自己的教養無方(父母)和教學無能(老師)找藉口。換句話說,過動兒是教養不當的結果。(X)
  • 事實:研究證實ADHD是一種腦部生理疾病,腦內分泌多巴胺及血清素不平衡,透過腦部影像已證實ADHD是一種生理疾病。
  • 迷思2:過動症是小孩子才會得的病,長大了就會好。(X)
  • 事實:50%ADHD孩童長大後仍有症狀,不治療行為偏差比例高。有些ADHD孩童可隨年紀增長,發育逐漸完善
  • 迷思3:過動兒吃的聰明藥是會上癮的安非他命,吃藥還會傷害腦神經發展及成長。(X)
  • 事實:化學結構相似不代表為相同物質,藥物治療可維持腦中神經傳導物質濃度平衡,幫助孩童提升專注力、穩定度及認知功能。
  • 迷思4:過動兒吃的聰明藥會抑制生長發育(長不高)。(X)
  • 事實:用藥治療會讓孩子長不高的迷思,源於食慾減少影響生長的擔憂,不過食慾減少的副作用可利用藥物搭配食物及調整吃飯用藥時間解決。
  • 迷思5:可以不吃藥,只用食療的方式完全替代藥物。(X)
  • 事實:目前來說用藥還是最有效的方法,食療只能當作輔助治療。

接下來的部分我們要討論的是ADHD的治療,包含以下三個面向:


2018年12月3日 星期一

我的小孩是不是過動兒,淺談過動兒: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醫師,我的小朋友上課時總是坐不住,動來動去跟蟲一樣,他是不是過動兒?"
"醫師,我家小朋友功課老是寫不完、出門忘東忘西,他有沒有過動?"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 ADHD)是常見的兒童神經發展疾患(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之一,主要的特徵是在各種不同的場合 (例如家中、學校、百貨公司、公園)和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一些特性。
根據臨床統計,台灣兒童患有ADHD 的比例約為7%左右。

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2018/12/1之後公費克流感擴大使用條件

最近開始流感的病人大幅增加,衛服部目前政策是2018/12/1-2019/3/31公費克流感擴大使用條件,主要增加這一項"有發燒之類流感患者,且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


2018年11月13日 星期二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喝"蜂蜜檸檬"

人生短短幾個秋~不醉不甘休~
經過最近的台北市長選舉辯論之後,引起一片搶購蜂蜜檸檬的風潮。依中醫觀點來看,蜂蜜與檸檬都具清熱功效,對於一些燥熱體質的人來講是有幫助,但是把"蜂蜜檸檬"當作能夠治百病,那就真的太誇張了。


而且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喝"蜂蜜檸檬"
首先來說蜂蜜

2018年11月10日 星期六

預防半夜腳抽筋,跟著這樣做就對了!

半夜大、小腿抽筋,常常是很多銀髮族、慢性病病患、孕婦來求診的問題。一般人通常認為抽筋就代表缺鈣,因此拼命喝牛奶、補充鈣片,但缺鈣只是抽筋常見的原因之一,沒有對症下藥,是不會改善的。

2018年10月20日 星期六

醫師!我家的孩子有比較矮嗎? 談兒童生長曲線


兒童生長曲線百分位圖包括身長/身高體重與頭圍3種生長指標,分為男孩版和女孩版。
生長曲線圖上畫有978550153等五條百分位曲線。

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

2018諾貝爾醫學獎:以免疫療法來治療癌症

10 月 1 日揭曉的 2018 諾貝爾醫學獎,由對抗癌免疫療法有著顯著貢獻的美國免疫學家 James P. Allison 和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2 位獲得這項殊榮。
他們到底發現了什麼重要的東西,就讓我們簡單快速的了解一下。
癌症傳統治療上面就是使用手術配合化療、放射治療來進行。但是逐漸的這些方法面臨了瓶頸。而運用人體自身免疫系統來清除癌細胞似乎是一個可行的方法。

2018年9月20日 星期四

中秋節吃柚子,小心藥物的交互作用

中秋節即將到來,柚子(文旦)正是應景的水果,但您知道柚子可能會與藥品產生交互作用而造成藥物過量嗎?
柚子或者是葡萄柚這一類的水果,由於會抑制代謝藥物的主要酵素 (CYP3A4),所以可能增加藥物副作用或毒性發生的機率。

此外,抑制藥物代謝的時效可能長達數小時甚至兩三天,即使間隔服用藥品也無法完全避免,因此建議在服用特定藥物期間都要儘量避免攝取柚子或葡萄柚,以避免不必要的藥物食物交互作用。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喝酒沒有安全量,即便小酌也有害健康!

過去研究、一些醫療指引以及普羅大眾的觀點都認為小酌一下、喝酒不要過量是有益身體健康的。
但是最新刊登(2018.08.23)在Lancet醫學期刊的研究推翻了這個概念。"Alcohol use and burden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
研究團隊對1990年至2016年間,全球195個國家及地區的酒精消費水平及相關健康影響進行了統計和研究,數據涉及2800萬餘人。


研究結果指出,每天飲用一單位的酒如:一小罐啤酒、一杯葡萄酒或烈酒者,發生至少十到二十幾種健康問題的機率,比完全不飲酒者多0.5%,每天喝2杯酒的人,出現健康問題的機率則會增加7%;每天飲5杯酒的人,機率則會爆增加37%。(Figure.5)

預防各種慢性病的發生,你該選擇"地中海飲食"

每次在鄭醫師的診間,拿到體檢報告後,第一個被問的問題大概都是說我要怎麼改變現在的飲食,到底要怎麼吃才吃的健康呢?
近年來強調低碳水化合物高油脂的生酮飲食爆紅,但是依鄭醫師的觀點,其實生酮飲食沒處理好的話,是具有生命危險性的。而且近來的研究(28 Aug 2018)指出NHANES Caution against cutting down on carbohydrates 長期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或許會造成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的風險上升。

因此對付慢性病、預防各種心血管疾病,鄭醫師比較推薦的方式是"地中海飲食"。

2018年9月4日 星期二

為什麼尿酸不高 也會痛風發作???

近年來高尿酸血症與痛風盛行率的增加,可能與近數十年來肥胖與代謝症候群的增加有關。美國第三次全國健康與營養調查 ([NHANES III]) 報告顯示高尿酸血症與痛風的病人當中,代謝症候群的盛行率顯著地升高

醫生為什麼我的尿酸不高,但還是痛風發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