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5日 星期二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護理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易發生潰瘍壞疽,主要是因為周邊血管病 變、神經病變加上感染所引起,如果傷口不能癒合,出現壞疽,最後只能以截肢方法處理;如果糖尿病病患接受良好的衞教,包括戒菸、 控制良好的血糖、血壓和血脂、適當的運動及做好足部的自我照顧,就可以減少截肢的發生,所以足部自我照顧對糖尿病病患是一個相當重要。 

1.每日自我檢查雙腳、足部清潔

每日以溫和肥皂清洗,水溫用手先測量,不宜過燙,若對水溫感覺較遲鈍,可由家人協助。
檢查足底有無雞眼、厚繭、水泡發紅。
檢查每個腳趾間有無裂痕、感染、水泡或皮膚變色。
乾燥處可抹上乳液保持皮膚濕度。

無症狀成人的糖尿病篩檢建議

107年國人十大死因,糖尿病為第五名,而患有糖尿病的人數也隨著國人飲食改變而節節上升,大家不得不小心一點。


目前無症狀成人的糖尿病篩檢建議,有以下幾種:

2019年6月15日 星期六

痛風的共病症

痛風或高尿酸血症與諸多疾病的發生具有明顯相關性。一項2014 年的研究(Comorbidities in patients with gout prior to and following diagnosis: case-control study)發現和一般人相比,痛風患者在初診斷時罹患共病的風險便明顯較高,且此風險之後還會逐年增加。

幾項重要的痛風共病症近年相關研究數據摘錄如下:

糖尿病人年度檢查建議

測試項目及建議測試頻率-I

第2型糖尿病人高血糖的藥物治療

1.依照糖化血色素的數值來決定使用一種或者是兩種糖尿病藥物,若無特別禁忌症,首選使用Metformin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空腹血漿葡萄糖 ≥126 mg/dL (7.0 mmol/L)(空腹的定義:至少 8 小時未攝取熱量)

或是

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 2 小時血漿葡萄糖 ≥200 mg/dL

或是

糖化血色素 ≥6.5%*

或是

高血糖症狀 (包括多尿、頻渴和體重減輕) 且隨機血漿葡萄糖 ≥200 mg/dL (11.1 mmol/L)

當數值在診斷標準附近時,建議進行重複測試以確認。

成年人糖尿病的治療目標

血糖

  1. 糖化血色素 (HbA1c)<7.0% (需個別化考量) 
  2. 空腹 (餐前) 血糖:80-130 mg/dL
  3. 餐後 2 小時血糖:80-160 mg/dL

血壓

  1. 一般建議<140/90 mmHg
  2. 腎病變患者<130/80 mmHg

血脂肪 (首要目標)

  1.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一般人)<100 mg/dL
  2.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如有心血管疾病)<70 mg/dL

2019年7月起,公費新生兒B肝免疫球蛋白(HBIG) 擴大接種


  • 肝硬化與肝癌為國人主要死因之一,衛生福利部分析這與B型肝炎慢性帶原者有密切關係,而母子間的垂直感染更是B型肝炎盛行的主因,約四十至五十%帶原者經此途徑傳染。
  • 衛福部統計,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每年約造成一萬三千名國人死亡,現行公費疫苗僅提供帶原母親為雙陽性(s抗原或e抗原陽性)的新生兒才能接種B肝免疫球蛋白,若自費接種免疫球蛋白,每劑為三千多元,接種後母子垂直感染率可降到一%以下,若未接種,感染率則為十%

2019年4月19日 星期五

新生兒臍帶血過敏指數偏高,是過敏體質嗎?

現在很多醫院都在推行自費檢驗新生兒臍帶血過敏指數(Cord Blood IgE),但是臍帶血過敏指數偏高,就是過敏體質嗎?

先講結論:這是一個庸人自擾、爭議性的自費檢查

  • 檢查出來是陰性-->未來還是有可能是過敏體質。
  • 檢查出來是陽性-->不代表未來就是高過敏體質。
    因為在檢體收集時就有問題了,檢體有很高的機率被羊水、胎盤血、媽媽生產過程中的血液所汙染,驗到的真的是臍帶血過敏指數還是媽媽母體的過敏指數?
這個檢查結果看看就好。

如果有明確的過敏家族史、很擔心的話,建議直接餵食母乳至少6個月,不需要做這個檢查。

2019年3月22日 星期五

懷孕期間該暫停氣喘藥物嗎?

先講結論:懷孕期間不需要調整氣喘藥物。

氣喘 & 懷孕

首先我們來認識幾個統計資料:

1.懷孕婦女患有氣喘盛行率 3-12%
2.懷孕期間有三分之一的病患氣喘症狀惡化
3.妊娠第二孕期(第4~6個月)最常發生氣喘症狀惡化


懷孕時為什麼容易氣喘發作?

懷孕期間因為孕期橫膈膜上升 4-5 cm,功能性肺餘容積(FRC)減少 20%,再加上黃體素的作用,影響呼吸中樞,改變呼吸的頻率,所以孕婦氣喘發作的機會本來就比較高。
除此之外,很多懷孕的準媽媽常因為擔心氣喘藥物副作用而自行停藥,導致氣喘控制不佳而發作

2019年3月16日 星期六

65 歲以上長者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建議

疾病簡介

肺炎鏈球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的鏈球菌,細菌表面的莢膜多醣(capsularpolysaccharide)與致病力有關,到目前為止,一共發現了90種血清型。這種病菌常潛伏在人類鼻腔內,並可透過飛沫傳播,一旦感冒或是免疫力降低,快速複製的肺炎鏈球菌可侵入呼吸道或血液中而引發肺炎、菌血症、腦膜炎等嚴重病症,稱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疾病感染症(IPD),另其也是幼兒中耳炎、鼻竇炎最常見的病原。其中又以5歲以下幼童及65歲以上老人為2大高罹病率族群,最需要接種疫苗來保護。目前市面上有2種肺炎鏈球菌的疫苗:
轉載自TVBS 健康2.0

2019年3月13日 星期三

活性減毒日本腦炎疫苗接種須知

認識疾病

日本腦炎是由日本腦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病毒會經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給人類。臺灣傳播日本腦炎的病媒蚊以三斑家蚊為主,流行季節主要在每年的 5至10月,病媒蚊叮咬人的高峰期一般在黎明和黃昏的時候。

感染日本腦炎大部分是沒有症狀的,少部分的病患會有頭痛、發燒、無菌性腦膜炎腦炎等症 狀,嚴重者則會出現頭痛、高燒、痙攣、抽搐或昏迷,可能導致神經、精神性後遺症或死亡。 
活性減毒日本腦炎疫苗

接種日本腦炎疫苗為有效的防治方法。國內之前長期使用不活化日本腦炎疫苗,為順應疫苗產製技術轉變趨勢, 自106年 5 月 22 日起改採用細胞培養之日本腦炎活性減毒疫苗。

2019年3月12日 星期二

你又變成紅眼兔子了嗎? 淺談過敏性結膜炎!

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眼睛愈癢愈揉愈揉愈癢,最後整個紅了起來,變成了兔子眼睛,同時還常伴隨打噴嚏流鼻水,這些都是過敏性結膜炎的症狀表現。

眼睛的結膜充滿血管淋巴,容易受環境中的過敏原如塵蟎、花粉刺激,引發免疫反應,造成充血及發炎,產生了過敏性結膜炎。

根據統計,大概有25%的人口有受到過敏性結膜炎的困擾,而在有過敏體質的小孩身上比例更高,如果不謹慎處理,當發炎反應影響到眼角膜的話,甚至會有永久性的視力減退。